糗事!“第三者”好烦小学报名遇到的各类问题上海入园体检——你问我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0 | 浏览数: 445 |倒序浏览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140 
1#
发表于 2015-11-2 10: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孩子学会独立非常重要,宝爸宝妈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如何让孩子更独立!
一、独立性培养的时间阶段
第一个阶段:两岁左右,开始出现独立意识。这个阶段,孩子会把自己想要的表达出来,还希望那些东西永远都是自己的,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我”、“我的”、“我要”。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和语言能力等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已经可以开始自己吃饭,尝试自己穿衣等。
第二个阶段:六岁左右,是与母亲真正分离的起点。这个阶段,孩子既想要独立,又必须依赖妈妈。六岁才是孩子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孩子的内心充满矛盾,爱走两个极端,也是母子之间纠葛最多的年龄。
第三个阶段:九岁左右,是独立而执着的年龄。这个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在感情上表现出对他人不再过度依赖,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恋。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生活事情,有较强的安全感。随着独立性的增强,爱思考、喜欢与人为善,也就成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典型特征。
第四个阶段:青春期前后,为独立向各方宣战。独立是孩子整个青春期一直在追寻的东西,渴望脱离父母,树立自己的形象。一个孩子在整个青春期期间的所有一切,都是在寻找自我:认识自己、界定自己、依靠自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宣告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上述每一个关键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任务和需要具备的自理能力都不一样,所以父母的关注点也会不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错过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这些关键期。否则,我们的孩子就将永远无法长大成人,即使生理上长大,心理上仍然处于孩子的时期。
二、如何培养独立性
1、两岁到六岁:重点关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孩子如果没有在幼儿阶段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越到后面就越难自立。一旦父母成为孩子的靠山,孩子自然不愿意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导致他们心理上无法断奶、精神上不能独立,甚至缺失基本的生存能力。
从两岁以后,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任务,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一些事情。比如,一个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饭、自己背书包、自己整理玩具等等;四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洗澡、自己上厕所、自己整理衣服和床、自己清洗盘子等等;六岁左右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食物、自己叠被子和衣服等等。
2、六岁到九岁:重点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岁以后,孩子将告别没有太多压力的幼儿阶段,进入小学,迎来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阶段。而学习这件事,要靠孩子自己来,父母不能成为主角。因而,在小学低年级,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家长可以让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回家后主动做作业;
2)作业之前先复习,做好作业后要预习;
3)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一遍;
4)不会的题目自己先想办法解;
5)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磨蹭;
6)自己整理书包;
7)留心观察生活;
8)喜欢独立思考等。
3、九岁到青春期前:重点关注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九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在学校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因而爱思考就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其实,独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从小喜欢独立思考的人,长大以后就比较有主见,不容易随波逐流,更不会盲目跟风。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而好奇心和观察力是孩子独立思考的开始,如果孩子喜欢探究身边的所见所闻,无论多么微小的事情,父母都需要多鼓励,让孩子觉得他的想法很重要。
当孩子稍微大一点,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学会质疑和多问为什么,即使在成人看来很无厘头的想法,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自发产生的质疑,就很容易引发他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需要跟孩子讨论更多话题,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还可以利用一些话题来拓展孩子的思维。
目前在学校教育里面,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得到重视,所以需要父母多些关注。
4、青春期:重点关注独立价值观的培养
整个青春期间,孩子都处在自我定位的阶段。很多时候,他们就会以反叛的方式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对很多事情,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坚持自己的见解和立场,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预。因此,父母需要学会引导孩子形成独立的价值观。
三、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点
孩子的养育过程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孩子的个性与特点;二是父母的成长经历、心理资源、教养观念和方式;三是社会环境的压力与支持,包括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等。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虽然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主要还是跟前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能长期保持的评价,表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信任程度。说得更通俗一点,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和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在一个研究自尊的大型项目中,提出孩子评价自我的五个方面:
1)学业能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
2)运动能力:孩子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
3)社会能力:孩子是否感到受同伴的欢迎;
4)外表长相:孩子觉得自己有多好看;
5)行为举止: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苏珊·哈特还指出,3岁到7岁的高自尊儿童有两大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从容不迫;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拥有心理弹性。而这两个方面的个性与特点,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2、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是指孩子与主要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持续的情感联结。从进化角度来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婴幼儿适应,确保他们的心理社会需要和生理需求得以满足。
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根据约翰·鲍尔比的研究,发明了陌生情境测验,对婴儿的依恋关系进行观察。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依恋关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关系:婴儿将养育者作为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当养育者离开时,这类婴儿会轻微地表示抗议或哭泣;当养育者回来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开心,立即恢复了和养育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他们通常是合作的,较少生气。
(可能的分类: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后面的访谈里没有展开)
依恋关系影响情绪、社会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伴随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孩子和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越接近安全型,他们越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不仅形成了对其养育者的信任,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想要的东西,会获得足够的自信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而这些方面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0到3岁是孩子与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阶段,父母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敏感性:父母能准确察觉婴儿的信号,恰当而且及时地对婴儿的需要做出反应;
2)相互性: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形成积极和谐的关系;
3)同步性:父母给孩子同等的社会交往,让他们结交更多的玩伴;
4)积极的态度:父母对孩子表达积极的情感,接纳、喜爱孩子。
3、做一个权威型父母
父母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应对周围世界的能力。心理学家鲍姆林德认为家长既不应该过度惩罚孩子,也不应该淡漠处之,应该为孩子订立一些规则,并有感情地对待他们。她根据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控制程度,把教养风格分为四种类型:
1)权威型:父母重视孩子的个性,既对孩子充满关爱和温情,又会给孩子一些限制和约束。权威型的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支持孩子的积极行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比较多。在权威型教养家××大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能够自我独立,成就感也比较强。他们和同伴关系融洽,能够与大人合作,也能很好地应对压力。
2)专制型:专制型父母强调控制和无条件的服从,对孩子比较冷漠,缺少关爱和温情。他们强加给孩子一些不经解释的规则,对孩子进行严密的限制和控制,还可能会经常惩罚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在专制型教养家××大的孩子往往感觉不快乐,更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形成孤僻和不信任的性格,通常很被动和缺乏沟通技巧。
3)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少关爱和温情,也没有太多约束和限制,基本上对孩子的成长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在忽视型教养家××大的孩子,缺乏社交能力,自控力和独立能力也较差,自尊水平较低。
4)放纵型:放纵型父母对孩子充满关爱和温情,但极少有要求和限制,他们允许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放纵型教养家××大的孩子,很难学习到自我控制,往往对父母或他人缺乏尊重,甚至会变得霸道、自我中心、固执,很难与同伴相处。
    由此可见,权威型教养风格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那么,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权威型父母呢?家长可参考以下几点:
倾听孩子;在合适的边界内鼓励独立;给予大量的温情和照顾;允许孩子表达观点;鼓励孩子讨论;公平对待,并保持适当和一 致的纪律要求;知道孩子的生活中发生的事;对孩子有高期望;具有灵活性;做出行动榜样;提供指导,给孩子讲道理。
当然,这些方面并未囊括全部,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方面,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
4、父亲积极参与育儿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很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两者不可偏废。父亲在孩子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差异,父亲的角色也是无人能替的。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母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而父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跟妈妈相比,爸爸更愿意对孩子放手,更鼓励孩子尝试和冒险。爸爸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青春期前后,把孩子从对妈妈的依赖中分离出来,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很多妈妈常常会苦恼,总觉得老公对育儿参与得太少。其实,爸爸不愿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妈妈平时给爸爸的支持和鼓励太少,没有让爸爸体会到跟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育儿的快乐,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在生活点滴之中,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感受得到,只有我们用心感受才能寻找得到。作为妈妈,要经常跟爸爸分享养育孩子的开心事,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他,让另一半逐渐受到感染。同时,还要主动创造机会让爸爸参与育儿,帮助他发现跟孩子在一起的欢乐。
    这是一个需要呼唤爸爸归位的时代,爸爸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妈妈。教育孩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爸爸理应是主角,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
    正如美国慈善家罗斯肯尼迪所说:“照看孩子不仅是一种爱与责任的表现,也是一项职业,就像世界上其他任何令人尊敬的职业一样,它充满乐趣和挑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当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的观念和心态也很重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BBU: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要点,错过就来不及了! ...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