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3 | 浏览数: 1614 |倒序浏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
发表于 2011-3-18 09:2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尽管刚遭受地震海啸的灾害,日本展商还是如期来到昨天的“上海之春”房展会,带来了东京、大阪的住宅、办公项目,甚至还有一个北海道的牧场。日本展商坦言,此次来参展并非是为了卖房,主要还是看下对日本楼市的反应。

    此次房展会海外兵团很踊跃。除日本外,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13个国家及地区的近50家展商参与。在日本海啸后,今年展商的推介重点也从“海景房”变成“学区房”。

  卖房时推荐买“地震保险”

    此次,日本此次有三个项目来参展,一是位于北海道的牧场,普通人关注的可能性极小。另两个分别位于日本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

    其中,东京的西蒲田二期是一栋10层楼的小高层,今年3月刚开盘。展商将每一套房的价格,物业费、房产税(土地、建筑)、买卖所需交易费用都已换算成人民币,一目了然。东京的房价不低,即便是最小的23.68平方米(使用面积)售价也高达193.4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单价8.16万元。该公司还带来了两栋准备整栋出售的办公楼,其中一栋位于上野公园附近的写字楼总价高达1.2亿元人民币。对于地震的影响,参展方也坦言,这次来并不奢望能卖出多少房子,而是来看看上海对日本楼市的反应。

    另一个展位展出的主要是来自大阪的房产,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二手房为主,价格大大低于东京的房产。代理商上海蕾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山崎晴子表示,一些留学生家长对他们的房产较感兴趣,正考虑给孩子买套房方便上学。这次日本大地震后,有上海市民判断今后日本房价会跌,想去“抄底”。

    该公司董事长形山秀辉表示,现在还没有关于当前日本房价走势的统计,不过考虑到大地震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他们在推介时会强调日本的房屋抗震能力很强,同时还会强调房子已投了房产保险,并建议购房者考虑购买专门的“地震保险”。

  澳“学区房”只为良好氛围
    海外置业的另一个“大户”来自澳大利亚。可能是由于日本海啸的原因,与以往房展澳大利亚参展房产多为黄金海岸等地的旅游度假房不同,此次来沪推介出现了来自墨尔本等大城市的“学区房”。

    “我们的学区房和上海的学区房概念不一样。”澳洲太平洋房地产投资集团执行董事沈利表示,并不是买了某学校旁的“学区房”就一定能上那所学校,而是享受了好学校周边的良好社区氛围。不过由于近年来澳元的不断升值,以及墨尔本房价的攀升,这样的“学区房”价格不低。如精装项目“Monarc”一房公寓34万澳元起售(约合人民币221万元),两房公寓50万澳元起(约合人民币325万元)而且要到2013年中才交房。

    另一个公寓项目由于邻近墨尔本大学、皇家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知名学府,也更近市中心,价格也更高,两房公寓要80万澳元起售(约合人民币520万元)。澳洲太平洋房地产投资集团市场总监韩媛称,国内客户买澳大利亚的房子目的都比较实际,多为了移民或留学。

    地震这么严重的事情,日商还想着在中国展示房产项目,这种精神不倒,我仍然是钦佩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头儿的!

    现在肯定不会有多少人考虑买,但你会想着以后买日本的房子吗?对日本的后市有信心吗?

    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历史不会忘,如果我们也学习日本人的精神,就不应该买日本人的产品,可事实是这样吗?显然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习到些什么呢?

    欢迎参加进来,我们一块讨论讨论~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5-06-27 
帖子
204 
是呀,日本人全民这么同心,还有什么事情让人不放心呢,以后他的房子肯定会有人愿意买的!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02-21 
帖子
179 
这种做事的态度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不过,我不打算让孩子去日本,毕竟,我心里有疙瘩,日本人太坏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6-07-25 
帖子
1404 
我觉得日本人很有修养的。日本的东西品质都很好,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中国人给自己人吃的用的都作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叹!申城房展会日商如期赴展,楼盘强调“抗震强”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