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署名为“困惑的妈妈”给记者来信说:我儿子5岁半了,上幼儿园大班,明年要上小学了,可是他很好动、任性、坏习惯也多。在园里老师不喜欢他,他对老师也有很深的抵触。在家里,亲戚们也都不喜欢他。我试过很多方法想改变他,但收效甚微。我让他学画画、学外语、学乒乓球,他同样都面临一个问题-----不专心,好动。写几行字能用2个多小时,我有时耐着性子哄他,有时大发脾气打他,有时不理他,我和他爸都不和他说话,这样稍好一些,但下次还一样。我真担心他上学以后的情形,我觉得到时一定是我和他都痛苦,简直不敢想。您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吗? 其实,这位妈妈的困惑是许多家长都遇到的困惑。记得在去年年底公布的“2006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达半数以上。专家明确指出,注意力长期不集中,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与智力相关的认知问题,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意力问题被忽视了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某小学门口对一些来接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随机提问:“平时,您关注过孩子的注意力吗?”得到的答案90%是否定的。说起注意力,很多家长只会想到听课走神、干事不专心等,同时认为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去过多关注 。但专定明确指出,注意力长期不集中,不是暂时性问题,而是与智力相关的认知问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再伴有多动、冲动,那么,可能就患有一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心理疾病,决不是贪玩和淘气的天性所致。 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与教育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一定影响,如环境压力过大、早教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教育不法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本病。 现代家庭孩子的关注度太高,直接后果就是,当孩子做一件事时,总会有不同的家长给予不同的意见,这样都会让孩子的思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现象一,孩子做一件事家长给予不同意见,会使孩子无法对事物形成独立的判断 。现象二,孩子做一件事时,家长又吩咐另一件事,会使孩子的思维总是处于切换和跳跃中,对事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和持久。现象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同,则赞成孩子的认识混乱,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此外,对于注意力来说,电视是杀手。因为电视节目的特点就是画面生动活泼,孩子习惯了热闹,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就不习惯静静地听老师的话。电视虽然 也能增进孩子的知识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被动的学习,没有对答,没有互动,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也容易发展迟滞。美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小时候看电视越多的孩子到了上学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越大,甚至感觉 是电视的刺激强度过大而重新布局了大脑。 给孩子过多的玩具和书籍也不利于注意力的培养。许多家长都以为玩具多、书籍多会增长很多知识。如果有家长陪伴和指导,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孩子自己去玩,就很容易 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 注意力不集中专家来开方 带着家长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思维研究所的王志远主任,不妨一起来听听专家开出的处方。 听录音磁带和看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配套图书 这种图书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 ,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 ,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 学习时间安排宜短平快 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刚开始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可以采用短平快的方法,把作业分成几部分,以激励的语言赏识他的能力,先让他写完一部分,完成任务后立即给予表扬,然后让他休息几分钟,这样反复训练后,酌情逐步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让孩子在这种过程里一点点提高自控力。 日常增加一些训练 1、让孩子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让孩子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2、教孩子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孩子来说后面的半句。 3.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孩子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孩子:“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很显效的舒尔特方格训练法 如果家长用了很多方法在孩子央前都显得很被动,孩子的抵抗心理很严重,不能做到有效地配合,说明孩子已经产生了亲子溺情的心理,就是到了学校不管、家长管不了的地步。那么,建议家长试试中国思维研究所研发出的“注意力5+5趣味训练”,即家长每天用5分钟,通过3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注意力5大品质训练 ,持续搞升孩子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主动转移能力。 家长若能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孩子坚持进行训练,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