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早期教育遭遇三大困惑

收藏 分享 2007-10-18 21:36| 发布者: 妈网客服@sh| 查看数: 350| 评论数: 0|来自: 本站原创

  -洋理论水土不服?

  -培训效果如何衡量?

  -谁有资格教孩子?


  提起早期教育,家长谈起来都“头头是道”,但真正选择早期教育机构时却有许多困惑。近日有家长给本报打电话反映,为了给孩子找到“放心”的早期教育机构,跑了很多幼儿园、早教培训机构,转遍了北京家政公司,换了四五个保姆,也没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给孩子挑选早期教育机构怎么比上大学还难?对此,记者采访了从事早期教育的培训机构和专家,就家长们遭遇到的诸多困惑进行了探讨。

  困惑一:从国外引进的早教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孩子?

  赵女士的孩子现在1岁零7个月,她曾经带儿子去过好几个专门给0到3岁的孩子提供早期教育的培训机构。赵女士发现,这些早教机构的培养理念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不管是“蒙台梭利”还是“多元智能”。赵女士困惑的是这些理论在国内没有经过本土化的研究就直接进入市场,适合其他国家孩子的教育模式和考核指标是否对中国的小孩也适用?

  对此,早期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吴凤岗教授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共性很多,3周岁前的孩子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这一点中西方孩子没有太大区别。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文化背景、民族宗教等的差异越来越大,教育的方式会有很大区别。他赞同引入西方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方法,但考虑到教育环境也应注意差异,比如国内家庭孩子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较多,而国外讲究小家庭。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和考核目标,都只是适合一定的人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姜勇说,“目前国内早期教育,大多拷贝国外的教育模式,只是一种‘拿来主义’的做法。”针对家长的困惑,姜博士指出,不管是“蒙台梭利”还是“多元智能”,都给中国早期教育提供了一种可以模仿的范本,“可以肯定地说,适合国外儿童的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适合中国儿童,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某教育机构教学总监郑天杨表示,无论是什么教育理念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教育学是年轻的科学,有很多新兴的理论。早期教育理论也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体系,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可取之处,但不能照单全收,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每个早期教育机构都会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之前应该清楚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困惑二:各机构推出的亲子课程为何大同小异?

  郑女士的孩子现在有两岁半了,她告诉记者:“现在早教市场上最流行的课程是亲子班,一般都是母亲和小孩一起上课,一周上一到两节。采用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常规,诸如:听音乐、蹦蹦跳跳、走直线、卷地毯、辨认颜色与大小等小游戏。”郑女士说,各种亲子班课程内容多有重复,并且各堂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后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是否有学习成效、到底有没有副作用都还不能肯定。

  吴凤岗教授介绍,亲子教育最初来源于一些著名的幼儿园,后来慢慢的有了亲子园、亲子门诊咨询。因为来源于较小的范围,各家的教材大同小异,使得这些亲子教材和课程存在很多共性,但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的孩子,亲子教育不要硬搬教材,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但是,“亲子课程也不能特别个性化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姜勇指出,0到3岁的孩子,兴趣爱好等都没有定型,孩子的学习只是在完成家长的心理目标,从这个角度考虑,“亲子课程的个性化需求只是家长的需求,对实施早期教育的机构来说,这样完成孩子的教育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郑天杨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期能看出来的。技能训练是以兴趣为出发点,而不是短暂地掌握一些技能,给家长一种满足感。亲子课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对低龄儿童的教育目标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产生压力,强迫训练和无兴趣的教学对孩子有害无益。

  对于早期教育的效果如何评价,吴教授表示,目前的评价系统确实存在问题,对于早期教育的评价应该是综合评价而不是单一评价。例如,在单项比较上,认字少的孩子可能在另一方面发展得好。应该是发展的评价,接受亲子课程一个月的时间,短时的效应和进步都不能说成是阶段的变化。对于过度看重效果的家长,吴教授建议对于早期教育的结果不要太重视,放轻松一点,顺其自然。即使老师对孩子强化了某方面的训练可以产生短期效应,但也可能会顾此失彼。

  专家们坚决反对目前在家长中刮起的“超前教育风”。他们认为,儿童在0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如果人为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不仅没有必要,可能还会给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困惑三:什么样的教师才有资格从事早期教育?

  现在能够意识到孩子早期教育的家长并不多,即使是有精力实行这种早期教育的家长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这种教育,只有寻找合适的早教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

  徐女士家里的小孩快3岁了,她打算给孩子请个育婴师。考察了多家家政公司后,徐女士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她告诉记者,如今北京家政市场上大多数的保姆来自外地下岗女工,她们大多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已经很少。而所谓的育婴师大多是因为给家政公司交了一定的培训费当上的,在所谓的培训中并没有例如儿童心理学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对亲子班教师的资质家长们也提出了质疑。赵女士说:“一般亲子班的教师都是一些刚从幼师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她们能带着孩子蹦蹦跳跳做游戏,但是不是真正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胜任早期教育的工作呢?”

  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的制约,目前市场上的育婴师或早期教育教师很难让家长满意。吴凤岗教授认为,好的育婴师首先要有爱心,愿意和孩子沟通相处,具备儿童保健、营养、心理和教育的知识,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他透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着手开展育婴师的培训,但还没有足够的师资满足市场的需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指出,一定要澄清家长对早期教育在开发孩子智力上的认识误区。“不要一提开发智力,就必须是教孩子认字学知识,其实教孩子玩耍也是在开发孩子的智力。”赵教授说,“0到3岁孩子智力的开发,就应该是蹦蹦跳跳、听音乐、走直线、卷地毯等。”赵教授认为,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还是应该充满活力点好,“如果再经过专业的幼儿心理、生理等培训,这样的老师是最好的。”

  “判断早期教育机构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在带孩子接受一段时间教育后,只要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有进步,就可以认定这个教育机构暂时适合自己的孩子。”专家们认为,一个孩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能有特长,需要家长本身的努力,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都是大众化的,只不过有些机构增加了些特色教育而已。

  郑天杨建议,选择早期教育机构时,关键的是考察这里的老师接受过什么样的培训、培训者有什么背景等。合格的教师应该有幼教背景、经过专业训练,和孩子可以平等相处,如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讲话时轻声细语。家长可选择孩子午餐时间和下午起床时间去学校实地考察,这两个时间是园内最混乱的时候,细心的家长可以判断出老师是否有爱心和耐心,是否真的在照顾孩子。

最新评论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