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865
- 经验值
- 1178
- 在线时间
- 7小时
- 昵称
-
- 宝宝生日
- 2007-08-15
- 注册时间
- 2010-7-14
- 帖子
- 44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1185
- 精华
- 5
- UID
- 4355502
- 宝宝生日
- 2007-08-15
- 帖子
- 44
|
绿绮亭,亭内木架上的黑色方砖是本地制造的明清两朝专供紫禁城铺地用的“金砖”,即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
明代在营建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砖都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因为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制成之后,可就近利用运河水运到北京。
这种砖的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根据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按照正确的顺序才能铸成。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叫做练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此砖制作起来复杂,烧制时的工序也是极为复杂。据明代时,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向之所写的《造砖图说》中,可以看到此砖入窑烧制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1月,片柴烧1月,棵柴烧1月,松枝柴烧40天,凡130日而出窑。还没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样才能制作完成一批金砖。当时,金砖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等三种型号。
此砖在铺设过程中,要求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墁好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上规定,砍磨2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3块。而墁地时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墁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
仅仅是为皇宫铺地的砖,就如此讲究,倒也不难想到为什么会称之为“金砖”了。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此砖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颜色纯青,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叫“金砖”。也有人认为,由于此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京砖”,之后逐步演变为“金砖”。无论是那种原因,此砖凝聚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与物力,的确是不能用黄金轻易计算出的。如果从这个意义考量,称其为“金砖”,乃实至名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