糗事!“第三者”好烦小学报名遇到的各类问题上海入园体检——你问我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数: 1 | 浏览数: 924 |倒序浏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8-11-19 
帖子
73 
1#
发表于 2014-5-16 13:0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内容提要: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然后问他:“你决定怎么做?”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接着问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并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经典八问: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



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



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



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



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12-09 
帖子
2263 
好理智的家长,灰常淡定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犯错了就讲八句话就可以了
快速回复
Empty Ads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